一、潍坊市中日韩交流:
https://sd.dzwww.com/sdnews/202108/t20210816_8938793.htm
二、日本政策:
日本分为归化和永住。两者都可以在日本永久居住,差别在于是否取得日本国籍(放弃本国国籍)、以及要求的条件有些许不同,如下图所示。

1.申请归化有可能需参加面试,以确保你有足够在日本生活的日语能力。
2.无论申请归化还是永住,都须有足够资产或营生能力,以应付日本的生活开支。
3.永住虽然要求“必须连续10年合法地在日本居住”,但如果你属于日本认定的“高度专门人才”,最短可以在1年内取得永住权。
不过,无论用何种方式,在日本待个5~10年才有办法申请。所以接下来我们来看几个常见的申请方式。
三、常见申请方式
1.高度人才
这类是为高技术人才而设的。持有此,只需在日本居住并工作3年后便可申请永住权。该申请需要获得70分,具体得分方法请查阅:教你快速获得70分通过申请。而获得80分以上的话,更只需1年便可申请永住权。另外,从事金融行业等职业可再获得10分,具体政策详见:在日外国金融人才最新优待政策。
2.配偶
结交日本籍的配偶并结婚后,你便可以申请此方式。有效期为6个月至5年不等,期间可在日本工作,工作内容基本上不受限制。结婚3年、并于日本居住满1年以后,你便可以申请永住。若果想申请归化的话,则须于日本居住满3年以上。
3.上班族白领最常用:工作
日本工作的方式共有16种,最多人申请的是“技术・人文知识・国际业务”等。这种的详细介绍请看:67%在日外国上班族都拿着这种工作办理。
4.靠开公司移民:经营管理
由于开设公司通常涉及投资,以经营者的身份申请的这类方式。
5.读书到工作:留学转工作
先到日本留学进修,亦不失为1个好办法。日本学历于当地较有认受性,在求职时可能会有帮助。用几年时间好好装备自己后,你可更轻松地就职及申请办理。

-------------------
宝通中日韩律师团组成:
1.山东律师在日本/中国律师资格认证的探路者,田宝律师,自2018年以来带领律师团队为中日企业投资、经贸、签证互访提供协助、法律服务,熟悉日本基本法律。
2.山东律师在韩国-郑华法学博士/律师,教授,自2019年为韩国法律业务进修经常性常驻韩国首尔,获得国际法博士学位,韩语英语为工作语言。
3.戴梅,特聘日韩业务律师助理,工作语言:英语和日语。有在日本留学、就职近十年经验积累。曾组建有独立的日本文化、健康、商贸信息咨询团队,为本所日本业务对接、文书翻译、法律事务咨询提供了高质高效的协助。
4.郭睿律师:具有丰富的涉外法律理论知识,并长期参与法律案件、涉外投资等领域业务的办理。
5.赵文亮律师:涉外法律功底扎实,能快速处理日韩业务需求,团队协作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
我们的主要业务:贸易纠纷处理,企业及政府层面的文化、投资等顾问业务。
Our service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1. Overseas investment projects: Due Diligence on overseas investment projects and target companies, transaction structure design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related approval and filing procedures i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resolution of legal conflicts, etc. .
2. Foreign Investment Projects: foreign investor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Services,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merger or separation services,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day-to-day operation and compliance legal services.
3. Company's long-term legal adviser: Assist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mpany's major decision-making, the company's operational risk control, Contract Compliance Review, Equity Structure Adjustment.
4.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demark, patent, copyright, trade secrets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comprehensive legal protection measures,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system formulation and consultation.
5. Civil Litigation, arbitration, Lawyer's letter, Lawyer's witness agency, etc. .